景点介绍

多肉植物区

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意指这类植物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叶或根。 多肉植物区面积约4公顷,始建于1999年,建有仙人掌科植物展馆、多肉植物展馆、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三个室内展馆,以及一个模拟沙漠环境的室外展区。该区现收集有50余科近3000种(含品种)多肉植物,是我园最具特色的专类园区之一,也是我国多肉植物栽培与园林应用示范、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了解更多+

雨林世界

雨林世界面积约16公顷,园区内有厦门旧二十四景的“紫云得路”和“高读琴洞”景点,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的樵溪桥。 该园在保持原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引种栽培具有雨林特征的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群落层次较多的雨林植被,表现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板根现象等雨林特征。在园内建造雾森系统,将自来水雾化喷出,迷漫空间,若隐若现,营造出亦幻亦真的奇幻世界。 ​

了解更多+

奇趣植物区

奇趣植物区始建于2014年,位于百花厅北侧,面积约2.35公顷,园区有各种奇趣植物200多种,设有温室和冷室,为形态迥异的趣味植物营造适宜的生境。 园区内荟萃各种奇趣植物,有世界极濒危种棕榈科老人棕,一生仅有两片叶子而寿命长达2000多岁的百岁兰,株型奇特的缀化苏铁,色彩独特的黑龙竹、黑草竹,药用植物锡兰肉桂,肚大如球俗称弥勒树的白花异木棉,世界上木材密度最小的轻木,可提取定香剂的依兰,最毒的植物见血封喉,叶片形似犄角的鹿角蕨,会吃动物的植物——猪笼草、瓶子草、茅膏菜,听到音乐会翩翩起舞的跳舞草,能改变味觉的神秘果,花朵丑怪的大花马兜铃,不用土壤栽培的空气凤梨等趣味植物。

了解更多+

棕榈植物区

棕榈植物区(棕榈岛)位于万石湖的东侧,为突入万石湖的半岛,椰树、湖光、山色、翠影,风景独特,呈现一片南国小岛椰林风光,深处有仿傣楼形式而筑的茶室,旁有荷叶状步桥和莲池。 棕榈科植物以乔木、灌木为主,少数为藤本,分布于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全世界约有2500余种,我国原产有18属,117种(含变种),主产于华南和西南地区。棕榈科植物多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还可作纤维、食品、油脂、淀粉、药材等诸多用途。 我园从世界各地引种棕榈科植物种类数量名列中国植物园前茅。2011年11月,国家林业局在我园设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棕榈植物保育中心”。

了解更多+

花卉园

花卉园位于植物园西北角,面积约5.7公顷,主要种植草本花卉。草本花卉是指木质部不发达、茎草质的一类花卉,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园区依山就势而建,欧式风格布局,借鉴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的建园形式,将自然式花境布置于开阔的空地中,通过翠绿的山峦、娇艳的大花乔木、相互对应的两幢欧式建筑、笔直的柏树等不同背景来衬托展示艳丽多彩的奇花异卉,充分展示四季有花、多姿多彩、缤纷各异的热带、亚热带草本花卉景观。

了解更多+

蔷薇园

蔷薇园始建于1995年。该区内有“象鼻峰”和“万笏朝天”等景点,东北隅有玫瑰花瓣造型的音乐舞台。 蔷薇科是重要的经济大科,有124属3300余种,主产北半球温带,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包括桃、李、梅、苹果、梨、樱花、月季、玫瑰、草莓等。 该园选种了近百种蔷薇科种类,园内有一水池,遍植睡莲等水生植物,周围有成片草坪。蔷薇园整体布局适当,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一溪贯通,一脉相承。游人在流水声中可以领略到桃花的艳丽、月季花的娇容、梅花的傲骨和芳香,有置身于大自然之美感。

了解更多+

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

2020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为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为进一步加强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展示,2022年我园启动国家三角梅种植资源库建设,并于2023年11月初步建成开放。

了解更多+

市花园

市花园又称梅海岭,地处东坪山中部,于2005年11月初步建成开放,面积约4公顷。栽种60多个品种一万余株三角梅,依山就势而建,是我国首个三角梅主题专类园。 三角梅又称叶子花、九重葛、宝巾花,为紫茉莉科蔓性披散灌木,原产于南美洲巴西,1872年引入台湾栽培,以后逐步扩展到全国各省,1986年厦门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确定三角梅为厦门市市花。三角梅花色艳丽、花期长,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栽培,而且培育出大量三角梅品种。全世界三角梅现登记在册约有400多个品种,我园现引种收集了300余个品种,是国内保存三角梅最多的机构之一。

了解更多+

藤本植物区

藤本植物是指茎细长而自身不能直立生长的一类植物,有攀缘、缠绕、吸附、披散、匍匐和垂吊等类型,可观叶、观花或观果。 藤本植物区位于多肉植物区之南,五老峰的北麓,紧临雨林世界,面积15公顷。沿区内道路两旁而建的廊架蜿蜒起伏,长达600余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藤本植物花架群。园区内建有花架、廊架,配置展示美丽红花龙吐珠、蒜香藤、使君子、红花西番莲、星果藤、蛇藤等观赏藤本植物百余种,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争奇斗艳。

了解更多+

山茶园

山茶园位于锁云路中段,毗邻苏铁植物区,面积约4公顷,于2018年春节建成开放。现有山茶科植物近400多种(含品种),其中不乏观赏价值很高的种或品种,如杜鹃红山茶、越南抱茎茶、金花茶等,春节前后是最佳的观花期,四季山茶更是在一年四季中均有花可观赏。 园区种植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刺桐等开花大乔木作为伴生树种,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参差错落,别致有趣。登山步道迂回曲折,间或亭台点缀,伴有溪流跌水,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山顶翠翼亭矗立,凭栏远眺,鹭岛中心城区尽收眼底。

了解更多+

竹类植物区

竹类植物区(竹径)始建于1960年,沿着半岭山麓下的万石湖北侧径达西山湖,路旁列植便是幽篁的竹径。竹径高低错落、曲直有致,竹林苍翠,湖光竹影,仿若仙境。 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全世界有100余属,1000余种(含种以下单位)。竹子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观赏、笋用、材用植物,并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形成独特的中国竹文化。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我园引种有28属近200种,以丛生竹种粉单竹、小琴丝竹、银丝竹、黄金间碧玉、湘妃竹、泰竹等观赏竹种为主,多姿多彩,构成竹子家族的大观园。

了解更多+

裸子植物区

裸子植物区位于万石湖北侧,面积约2公顷,始建于1970年。园中植物景观和园林小品巧妙结合,湖光、山色、翠影交映生辉。园内就低凿池一泓,有群鹤雕塑戏立水中,或振翅欲飞,或觅食池中,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池畔筑有“延年亭”。 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全世界现存的裸子植物有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有5纲9目12科41属236种。 我园引种栽培有5纲6目11科26属近百种(含变种),以南洋杉科和苏铁科为主。收集有世界著名庭院树种金钱松、雪松、南洋杉,以及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孑遗植物银杏等。

了解更多+

药用植物区

植物体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或全株含有能防治疾病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医疗用途的植物统称为药用植物。该园区种植药用植物约350种,主要根据其生长习性,因地制宜栽种。种植有杜仲、砂仁、沉香、檀香和女贞等传统名药,也有闽南传统青草药血苋、车前和一见喜等。

了解更多+

姜目植物区

姜目植物区始建于2015年,面积约2公顷,东邻花卉园,依山就势,山谷清幽、溪潭澄澈,登山步游道曲折迂回,步移景迁。 姜目植物多为大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芭蕉科、姜科、美人蕉科、蝎尾蕉科、竹芋科、旅人蕉科、兰花蕉科、闭鞘姜科8个科2100多种。该区种植400多种(含品种)姜目植物,有株型独特的旅人蕉、象腿蕉等,有叶色斑斓的彩虹竹芋、锦竹芋等,有花色艳丽的粉苞芭蕉、红姜花等,有花型奇特的金嘴蝎尾蕉、地涌金莲等。

了解更多+

狮山园

狮山园位于植物园中部,始建于2019年,面积约为20公顷,地形起伏。中心位置为狮山湖,修建于1952年,总库容约为8.4万立方米。园区内植被以草皮、地被、大花乔木等为主,四周有以马尾松、木麻黄、相思树为主的混交林,建有观景亭、观景平台、木栈道、一级景交车站点和服务驿站,为游客提供一个观景、休憩的游赏空间。

了解更多+

闽台植物区

闽台植物区位于植物园南门入口区,沿东宅坑水库环绕而建,始建于2021年,面积约3.0公顷,种植台湾赤楠、兰屿肉桂、枫香、福建山樱花、福建紫薇、闽楠等约500种(含品种)的台湾和福建特色植物,设置彩叶植物、果树、福建特色植物、台湾特色植物四个片区,表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植被类型。园区设有景观亭、廊、台等小品,沿主园路、水岸边为精致的花境。园区内花团锦簇、瓜果飘香、树荫蔽日,西侧有直达万石路的自动扶梯、梯道和登山步道,运眺厦金海峡,近观满目翠绿。 闽台植物区为中国首个以台湾和福建特色植物为主题的专类园区,将成为海峡两岸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研学基地。

了解更多+

版权所有: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闽ICP备12000072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