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快讯

我园专家参加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及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
信息来源:厦门植物园     发布时间:2017-01-25
    由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和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成都三圣花乡景区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及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于1月16-18日在成都召开。梅、桂花(木樨属)、蜡梅、姜花、海棠、竹、枣、山茶、荷花、牡丹等10种植物的国际品种登录权威(或区域权威),以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蜡梅登录工作组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我园蔡邦平博士、研究员参加会议。
    会议上,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教授讲话,表示在过去五年(2012-2016年),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由原来仅有的梅、桂花两种植物的国际品种登录权威(ICRA),快速上升到10种植物的ICRAs,成绩令人鼓舞。包满珠、王贤荣、陈龙清、刘念、郭翎、史军义、刘平、王仲朗、刘凤栾、成仿云10人分别就10种植物的国际品种登录进行回顾,并汇报了研究现状与展望工作,与会议专家进行交流和研讨。张往祥、王贤荣、戴思兰教授分别汇报了银杏、樱花、菊花的国际品种登录权威申请准备工作。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国际园艺学会命名与品种登录委员会执行委员靳晓白指出了10个ICRAs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并就ICRA的申请程序向与会代表做了详细的说明。
    会议表彰了靳晓白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及桂花(木犀属)ICRA向其柏为“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杰出贡献奖”,张启翔主任向二人颁发了奖状。
    张启翔主任最后做总结发言并就2017年工作做出安排,希望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推动中国园艺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夯实和提升中国园艺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登录工作委员会是由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第一个栽培植物国际登录权威、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积极倡导成立的,于2005年在北京成立。陈俊愉院士生前一直担任主任委员,在陈院士的积极推动下,不到10年时间,2014年中国便有10种植物的ICRAs,数量仅次于美国、英国。2017年也是陈俊愉院士诞辰100周年,因此本次会议也是纪念陈俊愉院士诞辰100周年活动之一。

 

 会议开幕式

张启翔主任向靳晓白研究员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