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蔡启裕巡山防火已10 年,一天得步行十公里
来源:厦门晚报
今天是植树节。种树大家都会,但一棵树种下去要健康成长,除了自身努力,还得有“保姆”,护林员便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蔡启裕到植物园当“树保姆”有10年了,巡山步行一天得十公里,他摔破过皮,被蛇吓过,被毛毛虫啃过,小火星是他最大的敌人。虽然听起来挺惊险,不过蔡启裕很喜欢这份工作。10年来,他负责的区域还没遇过失火,总结经验,他说 无非就是细心加耐心。“我以前在龙海老家当农民,现在是‘城市里的农民’,只不过把稻田换成了山林。”他说,看着小树在自己身边一天天长大,觉得很有成就感。
影响树木生长的藤要砍掉
美好心态 遇上烧纸不听劝的扫墓人,他就在边上默默守着
“保姆”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保证“宝宝”的安全,蔡启裕把每天的工作简单概括为“巡山”二字,主要是防火。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手持一把镰刀正在巡山。他说,遇到刚刚燃起来的小火,可以用镰刀砍一根枝条,扑灭小火的效果不错。来植物园的游客不一定都在园内转,根据蔡启裕多年观察,爱锻炼的市民或是约会的情侣,喜欢往山上人少的地方走。在野外山林点个火或是随手扔的烟头,都有可能引发火灾。记者跟着蔡启裕走到半岭的树林里,脚下就是厚厚的枯叶和松针,一脚下去直没脚踝。蔡启裕说,风干物燥的天气里,这些都是很容易点燃的。有的游客上了山,点一根烟坐下休息。这个举动落在蔡启裕眼里,大脑立刻就会响起警报:“很危险的,山上不能吸烟,灭了吧。”这样的劝说有时有效,有时也是无效的。蔡启裕说,大部分游客都很明理,有的还会主动交出打火机。遇到脾气大的,冲他恶狠狠来一句:“你凭什么管我?给我滚!”即便挨了骂,蔡启裕也不生气,他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不可能谁都素质那么高,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劝导。遇到吸烟的还算小事,更让蔡启裕操心的是清明来扫墓的人。山上有一些早期留下来的墓地,后人来祭奠,烧纸钱是难免的。如果碰到好说话的,也就自觉把火灭了;如果人家不愿意,他也不好多说,毕竟祭奠是很庄严的事。这种时候,蔡启裕就一声不吭守在一旁,直到纸钱烧完火灭了,他才放心地离开。
练就胆量 偶遇眼镜蛇大脑都空了后来学会先“打草惊蛇”
常在山上走,遇到蛇虫不稀奇。不过第一次遇到也会慌,一条眼镜蛇就让蔡启裕刻骨铭心。那是一年夏天,蔡启裕正在巡山,几步远的草丛中突然有了动静。还没等他反应,一条眼镜蛇窜了出来,和他面对面。那条蛇直起身子,颈部变成扁平状,还发出声响。蔡启裕一下子傻了,大气都不敢出,一动不动待在原地。他说,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半天才缓过劲,想了想,决定悄悄后退。他极缓慢地向后挪步,一点点地离开。终于“逃离”那条眼镜蛇后,蔡启裕感觉浑身都没了力气,脚也是软的。相比眼镜蛇,和蔡启裕偶遇的另一条银环蛇就温柔多了。那天他在山坡上埋头做事,一抬头,眼前不到20 厘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银环蛇。他没动,那条蛇稍作停留就游走了。有了经验,现在蔡启裕巡山时,都会用手中的工具“打草惊蛇”一下。他说,万一遇到蛇,只要不随便乱动,蛇感觉不到敌意就相安无事了。蔡启裕很讨厌毛毛虫和蜘蛛,在山上工作时,这些小家伙会时不时骚扰一下,“空降”到他身上甚至直接掉落在他嘴边。发现毛毛虫,蔡启裕就赶紧拨掉,不过也有疏漏的,有一次他下班时就“带”了三条毛毛虫回来,还好工友发现“举报”。因为防不胜防,蔡启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洗头洗澡,发现身上有红肿就抹些皮炎平。尽管如此,他还是喜欢上山。他说,森林是天然氧吧,别人都想着办法来吸氧,自己每天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很愉快。
学会爬树 早已不穿皮鞋,5 米高的树噌噌几下就上去
蔡启裕对穿皮鞋的记忆,停留在好多年前。因为每天要走山路,他长年只穿防滑的布鞋。山道很滑,遇到下雨天,更得时时留心脚下。巡山一天下来得步行十公里左右,尽管蔡启裕很小心,但有时候还是会摔跤。摔破了皮他也不急,他说,小时候就调皮,经常摔得膝盖“像黑炭一样的颜色”,现在摔一摔也没什么。巡山看见防火道上堆积了落叶,蔡启裕要动手把它们清走。有一些下垂或断裂的树枝,他就把它们砍断,怕万一掉下来砸到游人。高一点的树枝,要爬上去才够得着,蔡启裕因此练就了不错的爬树本领。5 米多的树,他噌噌几下就上去了。站在树上,蔡启裕一手扶着枝干,一手挥动镰刀熟练地给树“理发”。他说,刚开始做这个也会发怵,但是这种小事又不好意思去麻烦别人,于是硬着头皮上了。真需要别人帮忙的,一般都是“大事”,比如台风或暴雨中倾倒的大树横在山道上,一个人根本挪不动,蔡启裕就得及时通知工友上山帮忙。记者看起来画面挺美的山林,在蔡启裕的眼里却隐藏着“捣蛋鬼”。昨天巡山时,他看到鸡矢藤爬上了一棵小榕树,一把就扯了下来。他说,小榕树的树干一只手就能握住,不能让藤条抢走营养。看到一棵树的枝叶长得太茂盛,他也要给它“理理发”,为的是让边上的树也能享受到阳光。上了蔡启裕“黑榜”的还有白蚁等各种害虫,发现叶子有虫眼他就要消杀。
几米高的大树他噌噌就爬上去了
带着镰刀巡山顺便给树“理发”。
链接 山林防火神器:点燃后炸裂化作干粉
植物园保卫科科长吴森健说,因为远离水源、看守范围广,山林防火难度很大。上山的路途太远,发生火灾后护林员要迅速抵达现场控制,否则一棵树失火会牵连大片区域。受地势影响,灭火的装备首选便携式的。记者昨日在植物园,看到灭火器材库里有几种装备不常见。其中手投式干粉灭火器像鞭炮一样,点燃后迅速扔出,一声巨响后“鞭炮”炸裂化作干粉散落地面。还有一种风水灭火机,由护林员背负水袋,通过发动电机产生的风力从出风筒喷水雾。移动式抽水泵连接几百米长的水袋后,可以从很远的地方抽水上山灭火。